在親密關系中,即便出現了情緒勒索的跡象,這並不意味著關系已經走向終點。相反,這提醒我們應坦誠面對,改正那些帶來痛苦的互動模式,從而讓每壹份親密關系都能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石之上。——蘇珊·佛沃
面對情緒勒索,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本書將為妳提供這樣的力量。
回想壹下,那些對妳至關重要的人,是否曾用以下方式向妳表達?
如果妳對其中任何壹點表示認同,那麽妳已經體驗了情緒勒索的痛苦。
.施暴者:妳不按我說的做,我就讓妳不好過!
.自虐者:妳這樣做,讓我心裏很難過。
.悲情者:妳不讓步,妳就是自私、邪惡、貪婪、沒心肝的人!
.欲擒故縱者:妳若能幫我,我就會更加愛妳/我會讓妳升職/妳馬上就能拿到獎金。
然而,任何關系中的沖突都不是單方面的。如果妳也曾有過以下想法中的任何壹種,
那麽實際上,妳可能在無意中培養了對方的情緒勒索行為。
.依賴贊同者:如果妳不同意我,那壹定是我做錯了什麽或是我哪裏不夠好。
.爭論平息者:只要我保持冷靜,就不會惹妳生氣。
.自責者:這壹切都是因為我,才讓妳承受這些痛苦。
.自我懷疑者:大家都說是我不對,或許我真的反應過激了。
在人際交往中,摩擦和爭吵是難以避免的。但在情緒勒索的情況下,雙方力量的較量可能會逐漸侵蝕我們最珍視的親密關系和自尊。
蘇珊·佛沃博士在1997年首次提出了“情緒勒索”這壹概念,並在此後的20年裏幫助了許多處於困境中的人。在她的書中,通過邏輯分析、詳盡的案例研究和豐富的咨詢經驗,她全面且公正地分析了情緒勒索中的施害者和受害者,揭示了勒索的手段以及應對的策略。
書中還附有實用的評估工具、簡單的測試、實用的對話腳本、改變自我的關鍵步驟,以及壹些無傷害的溝通技巧,旨在幫助妳調整那些導致痛苦的行為模式,使親密關系得以重建在更加穩固的根基之上。
提醒:
網站每天更新不易,希望大家可以幫站長宣傳壹下網站,非常感謝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