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橋水基金的創辦人雷·達利歐注意到,雖然在他的一生中從未經歷過,但歷史上卻多次出現的重大變化正在醞釀之中。他指出,當前正有三大週期進入緊張狀態:
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隨著巨額債務的積累和零利率政策的推行,全球三大準備貨幣國家開始大量印製鈔票。
內部有序與混亂週期:各國之間的財富、政治和價值觀的鴻溝擴大到百年來最嚴重的程度,這導致了各國內部出現大規模的政治和社會衝突,尤其是在美國。
外部有序與混亂週期:新興強權中國的崛起對當前的世界霸主美國及現有的國際秩序構成了挑戰。
這一切讓達利歐想起了1930年至1945年間的歷史背景,這段時期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這種歷史的相似性促使他深入研究過去的類似時期,以便理解當時發生的事件,並預測未來幾年的可能發展,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各種挑戰做好準備。
這就是本書的起源。
在書中,達利歐探討了過去五百年間三大準備貨幣帝國(荷蘭、英國和美國)以及六個其他顯赫帝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日本和中國)的歷史,並從中描繪出「大循環」的概念。他指出,偉大的帝國通常持續約250年,而大型經濟、債務和政治週期則持續約50至100年。為了衡量帝國的實力,他提出了十八項關鍵指標,包括教育、創新與科技、成本競爭力、軍事實力、貿易、經濟產出、市場與金融中心地位、準備貨幣地位、地理位置、資源分配效率、自然災害、基礎建設與投資、性格與決心、治理與法治、以及貧富差距等。這些指標幫助我們理解國家在和平繁榮與蕭條、革命和戰爭之間的波動。在和平與繁榮的時期,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提升使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在蕭條、革命和戰爭的時期,則會因財富和權力的爭奪而爆發衝突,例如荷蘭在1581年獨立取代西班牙、英國在19世紀崛起成為日不落帝國,以及二戰後美國成為全球霸權。
那麼,當前的美國和中國的國力又如何呢?
達利歐和橋水團隊利用演算法和數據分析對兩國進行評估:美國被視為一個逐漸衰退的強國,儘管在主要國家中仍排名第一,其優勢在於強大的資本市場、金融中心、創新能力、高水平的教育、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相對而言,中國則是一個快速崛起的強國,排名第二,特別是在全球貿易、創新和技術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未來可能引發的衝突包括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政治戰、資本戰、軍事戰、文化戰以及內部矛盾等。美中之間在財富、政治和價值觀上的差異,尤其是在臺灣問題上的對立,可能成為最具爆炸性的衝突點:中國希望統一臺灣,而美國則希望維持現狀。若兩國無法自我克制,衝突將不可避免地升級,下一個重大風險的爆發點預計在五年內出現。